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弘扬企业家精神,有效规避失信陷阱:《现代企业信用管理》推介

  近日,汪育明、周莉、高思伟撰写的《现代企业信用管理》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平安中国)”重点专项“市场…

  近日,汪育明、周莉、高思伟撰写的《现代企业信用管理》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平安中国)”重点专项“市场主体失信信息融合与信用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也是继2020年11月汪育明出版《社会信用管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专著之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项学术创新成果。

  通过社会信用理论创新回答企业之问、时代之问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2002年11月,我国正式开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什么是信用、什么是社会信用体系、为什么要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什么是信用监管、什么是信用主体、什么是失信行为、什么是失信惩戒或失信联合惩戒、什么是信用承诺、什么是信用修复、什么是信用信息、企业作为信用监管的重点对象该如何加强自身的信誉管理、如何保护企业正当权益等一系列问题,即是企业之问,也是时代之问,迫切需要学术界、实践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积极开展探索研究,及时给出科学合理的答案。

  商务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因此,作为商务活动主体的企业必然成为信用监管的重点对象。从社会总体来看,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及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是解决诚信缺失问题,遏制失信行为的治本之策,从根本上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但是,从企业个体来讲,在信用监管环境下,尤其是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的作用下,企业的信用状况将决定其在市场体系中的生存与发展。在商务诚信建设过程中,政府加强信用监管已经成为企业必须直接面对的客观现实和必然趋势,以实际行动勾选“守信”或者“失信”已经成为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必答题,并且因各自不同的答案而获得不同的结果,有的企业赢得重大机遇,有的企业则面临严峻挑战,有的企业甚至遭遇生存危机。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该书作者秉持“保护企业正当权益,就是保护社会生产力”的理念,力图呼应企业的合理诉求、吻合企业的视角维度、维护企业的正当权益,坚持以企业信誉管理与国家商务诚信建设相融合,以企业信用管理与政府信用监管相统一,以企业切身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契合,通过宏观与微观相衔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贯通实现理论创新,以期回答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系列企业之问、时代之问,为企业答疑解惑。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高思伟表示,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论,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新的实践必然产生新的理论,新的理论又会反作用于新的实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然要求积极开展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坚持以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为两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才能鹏程万里;坚持以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为双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才能行稳致远。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研究的科学理念与科学方法,高思伟表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必须高度重视相关理论建设。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研究过程中,应当秉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的理念,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尖锐复杂的矛盾、错综复杂的关系,积极探求社会信用体系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和运行规律,努力把握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发现事物的趋势性。坚持以深刻的学理揭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的真理性、以严谨的逻辑论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的科学性、以完整的架构展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的体系化,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更有说服力、更具指导性,促进人们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域达成广泛共识,营造有利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辩证关系,高思伟表示,坚持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紧密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的创立与发展,需要从实践中汲取丰富实际经验和理论创新智慧,不断提出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理念、合理思路、有效方法,进而将其凝结成思想精华,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乃至科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然后,再将原理性理论成果运用、融入到实践中去,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进行科学指导,用以帮助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既保持实践的探索性、创新性,又防止实践可能出现盲目性、无序性。与此同时,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成果经受实践的严格检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丰富完善理论认识。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现代企业信用管理》的主要特点以及重要内容

  《现代企业信用管理》是一部在全面归纳总结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商务诚信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述现代企业信用管理的应用型专业理论著作,其主要特点是:突出实践性、实务性、实用性,兼顾理论性、学术性、专业性。全书共十章,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包括营商信用环境、社会信用立法、信用监管体系、涉企信用监管、企业信用信息、涉企信用服务、企业信誉管理、企业品牌信誉、规避信用陷阱、企业权益保护。该书以优化信用环境为目标,以信用监管措施与企业应对策略为主轴循序展开,既全面、深入地阐释了信用监管措施,又具体、明确地提出了企业应对策略。

  首先,提出优良的信用环境是构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基石。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融入营商环境。在诠释营商环境的基础上,系统阐释信用环境,提出信用环境决定营商环境,揭示信用生态系统基本功能,并导引出信用监管环境;将“信用”、“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等抽象概念融入企业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现实场景”加以释义,阐释狭义信用概念、广义信用概念的时代特征;提出开展信用环境评价,促进信用环境优化的构想;引导企业正确认识信用环境、更好适应信用环境、积极利用信用环境、参与优化信用环境,促进企业更好地生存、更快地发展。

  其次,全面、准确、细致地刻画出信用监管环境的真实样貌。从理论上对政府部门开展的信用监管进行系统概括提炼,论述信用监管体系、信用监管模式、信用监管机制、信用监管主体、信用监管对象、信用监管规则、包容审慎监管、智慧信用监管、失信行为界定、失信行为惩戒、企业信用承诺、企业信用修复,概述市场、税务、环境、海关、欠薪信用监管以及安全生产、网络交易、知识产权信用监管。指出信用监管应当正确处理规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要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又要保护企业的正当权益,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司法机关应当加强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保护。

  再次,提出企业面对信用监管环境应当采取的正确应对策略。优良的信誉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制胜法宝。商行天下、货畅其流,凭的就是优良的商业信誉。企业信誉优良,可以提高其竞争能量、提升其资产总值、增强其融资能力、降低其交易成本。加强企业信誉管理,构建“诚信文化建设、依法治理企业、以德治理企业”三位一体的科学自治体系。建立企业内部外部信任关系,包括建立和维护企业内部人员之间信任关系、建立和维护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和维护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和维护消费者对于企业的信任关系。加强企业信誉危机公关,有效防范、规避、控制、化解信誉危机。企业应当加强品牌建设,将质量诚信作为核心元素植入品牌,建立和维护品牌优良信誉,增强品牌的知名度、信任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企业应当与政府、媒体、顾客共同构建完善的品牌信用体系和优良的品牌生态系统。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失信行为造成的危害,防范违法、失德、违约等失信风险;加强信用风险防控,规避“老赖”陷阱造成的困境,防止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导致名誉受损、权益受限、机遇丧失。企业应当提高依法维权意识,措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第四,作出开展信用环境评价的总体设计促进信用环境优化。信用环境评价是指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依托第三方评价机构,依据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相应评价方式方法,对全国范围或者局部区域的信用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专业活动。良好的信用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开展信用环境评价是改善信用环境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法,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来说,既能产生压力,又能激发动力;既能加强督导,又能促进优化。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对信用环境开展全面系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揭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先进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是十分必要、迫切需要的。国家建立和完善以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信用环境评价体系,发挥信用环境评价对优化信用环境的引领和督促作用,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的实际效果。

  第五,提出将“数据可信”治理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范畴。数据可信是指数据是可以相信、可以信赖的。数据可信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必要条件。数字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迅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数据作为新型生活要素,正在迅速沁入学习、工作、生活各个层面;数据作为新型政务要素,正在迅速嵌入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人类利用数字技术能够将现实世界映射到全新的数字世界,与此同时,如何治理数字世界,也对人类提出了新的挑战。有效治理数字世界,关键在于要在数字世界建立起信任关系。而数据可信是建立数字世界信任关系的牢固纽带,是数字经济和数字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数据处理、数据开发、数据交易、数据使用的前提条件,是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的坚固基石,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为此,该书提出构建数据信用体系的主要路径和方法。

  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包括信用监管不断创新发展,但也存在理论研究滞后的问题。该书以监管与被监管的对立统一为思想基石构建信用监管的理论体系,既为信用监管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也为现代企业信用管理提供理论根据和实践基础,促进信用监管部门与信用监管对象共同推动实现“规范”与“发展”的辩证统一。该书可作为社会培训机构对各类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学员开展企业信用管理培训,或者面向社会开展信用管理师职业培训的专业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企业单位、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企业信用管理相关自修书籍;还可作为社会信用管理部门包括信用监管部门公务员,以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自我研修企业信用管理知识的业务工具用书;并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企业管理专业、信用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教材,或者作为经济类、管理类专业,尤其是信用管理专业、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附件:

  《社会信用管理——中国社会信用信用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出版,填补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理论空白

  2020年11月1日,汪育明著述的《社会信用管理——中国社会信用信用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由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全面、系统阐述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理论著作,注重学术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前瞻性,具有创新性、专业性、针对性、实用性以及一定的权威性等特点,初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管理学理论框架。

  该书出版之际,2020年11月12日,新华社以《〈社会信用管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出版》为题目作了专门报道,指出:“近年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理论研究滞后和规范性不足等问题。该书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和扎实的实践基础,全面概括了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状况,展望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对于从事社会信用管理和学习研究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人员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的“学习强国”网站链接推介了该书。除此之外,2022年4月23日,重庆市委市政府唯一官方新闻门户网站——华龙网,在《世界读书日:你有一份“诚信书单”请查收》中推荐了该书。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2459-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