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稻鱼共生绘丰景,果甜酒醇兴乡村——德化县乡村振兴图景走访纪实(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李昊阳 薛潇)

  稻鱼共生绘丰景,果甜酒醇兴乡村——德化县乡村振兴图景走访纪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稻鱼共生绘丰景,果甜酒醇兴乡村——德化县乡村振兴图景走访纪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德化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把传统农业优势转化为新生态产业动能,抓特色、富经济、扬文化,走出了一条从因地种养到文旅融合的乡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路子。7月19日,由泉州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上涌镇政府带领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荧光志愿宣讲团走进德化县,亲身体验了该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智慧与实绩。

  图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荧光志愿宣讲团赴上涌镇政府进行乡村振兴主题座谈会。张树 摄

物阜粮丰,各色产品擦亮粮仓招牌

  德化县上涌镇素有“德化粮仓”的美誉。实践团队首站来到镇农产品展示馆,这里仿佛一本乡村农业产业的“百科全书”——“三黑”(黑鸡、黑羊、黑兔)、“三黄”(黄花菜、黄花梨、德化茶油)、“三红”(红米、红菇、红酒)和“三白”(淮山、白萝卜、白米)……色彩缤纷的农产品昭示着上涌镇的物阜粮丰,更彰显了以现代农业技术推动农民富足、乡村振兴的成果收效。“德化拥有‘闽中屋脊’之称,多山地,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生态环境复杂多样,为农特产品的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讲解员说道。

  图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荧光志愿宣讲团赴上涌镇农产品展示馆进行调研。白东川 摄

“共生”“转化”,让田野充满希望

  随后,实践团队移步至“一县一溪一特色”田园风光示范区——曾坂村“稻鱼共生”示范基地。眼前,绿意盎然的稻田虽未及金黄,但随风摇曳的稻穗已预示着秋季丰收的喜悦。空气中弥漫的稻香,让人想起“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古诗意境。田中偶尔响起的几声清脆鱼跃之音,是多产业共生共长的和谐共鸣。稻鱼共生系统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现代高效生态农业,通过以稻护鱼,以鱼养稻,实现化肥减量化和废弃物资源化,推动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图为德化县曾坂村“稻鱼共生”示范基地。李昊阳 摄

  “这里以前是座水泥厂,侵占了良田,天空也雾蒙蒙的。原本的水泥厂食堂现在已改造成特色咖啡馆,旁边的旧宿舍也正按照计划改造为餐厅。”研究员郑文凡指着稻田旁风格前卫的小屋说道。如今,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不仅是上涌镇新生态农业生产的基石,更是农业体验与特色文旅双融合的有效平台,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最动人的色彩。

  图为德化县曾坂村新改造的特色咖啡馆,左侧为正在进行改造的旧水泥厂宿舍。郑文凡 摄

果甜酒醇,特色产业激发崭新活力

  实践团队此行最为瞩目的莫过于对葡萄酒庄园的探访。德化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将先进的酿造技术与传统工艺相融合,把晶莹剔透的刺葡萄化作杯中佳酿,酿造出具有国际水准的葡萄酒。产业多元兴旺,不仅丰富了当地的经济结构,更打造出乡村旅游的亮丽名片。

  近年来,德化县坚持探索“三产融合”路径,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文旅有机结合,着力打造观光型酒庄、葡萄园观景项目,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不断提升产品和品牌价值,刷新“世界红”酒文化新名片,为地方农业产业化和经济发展开启更广阔的空间。

  图为德化县春秋刺明珠葡萄酒庄园内陈列葡萄酒。严瑾 摄

  此次德化之行,是一次视野的开拓、见识的增长,更是一次对地方胸怀“国之大者”的见证。“八山一水一分田”,德化县上涌镇延绵自古禀赋、焕发时代生机,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稻鱼共生,果甜酒醇,德化县人民推动乡村全产业振兴的故事仍在继续。

  图为德化县曾坂村空中航拍。郑文凡 摄

  作者: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李昊阳 薛潇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3465-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